#立陶宛
0
2023
01
13
13日外交部舉行立陶宛國會訪團記者會,立陶宛國安及國防委員會主席卡斯楚那斯(Laurynas Kasčiūnas)表示俄烏戰爭讓大家了解全民防衛機制的重要性,此行對此有諸多討論,認為立陶宛政府支持、由公民主動加入的非正規軍隊步槍兵聯盟可做為台灣在強化國防上的借鏡;國會友台小組副主席莎卡琳恩(Dovilė Šakalienė)則強調要打破舊思維,面對威權主義擴張,姑息只會讓他們變本加厲。
2023
01
12
總統蔡英文12日接見立陶宛國會訪問團,蔡英文感謝立陶宛政府與國會為台灣發聲、支持台灣參與國際,表示在威權主義擴張的當下,台灣有能力有意願與民主盟友分享經驗、深化夥伴關係,同時期待與立陶宛持續深化夥伴關係、一起強化全球民主韌性;立陶宛國會國安及國防委員會主席卡斯楚那斯(Laurynas Kasčiūnas)致詞時說,台灣與立陶宛人民身體裡都流著反共DNA,這讓兩國人民團結在一起;立陶宛國會友台小組副主席莎卡琳恩(Dovilė Šakalienė)則提到,若繼續放任中國為所欲為,區域乃至全世界都會受害,一如過去錯估俄羅斯,現在我們正在付出代價,因此希望藉由提升不同領域的合作,以保護台灣不被侵略,為世界和平做出貢獻。
2023
01
12
行政院長蘇貞昌12日接見立陶宛國會訪團,蘇貞昌表示威權擴張時常是違反世界期待、毫無道理的,台灣與立陶宛同樣身處對抗威權的最前線,也都堅持民主自由價值,期待未來台灣與立陶宛有更多交流、合作;立陶宛國會國安及國防委員會主席卡斯楚那斯(Laurynas Kasčiūnas)在致詞中提到,民主國家正努力對抗威權,對於可能的衝突,此行與台灣官員、智庫交流後一致認同國防不能只靠軍隊,而是靠社會一起執行全民國防。
2023
01
10
立陶宛國會國安及國防委員會主席卡斯楚那斯(Laurynas Kasčiūnas)、國會友台小組副主席莎卡琳恩(Dovilė Šakalienė)率團訪問台灣,10日訪團拜訪立法院,立法院長游錫堃致詞表示立陶宛不懼強權脅迫堅定與台灣展開友好關係,珍貴的友情台灣人民點滴在心;卡斯楚那斯指出訪團成員來自國會跨黨派議員,代表國會對支持台灣有共識,並說立陶宛能夠自由決定與台灣往來、不受其他國家影響,相信立台交流一定會成為成功的故事,莎卡琳恩也呼籲全球民主陣營加強合作。
2022
12
08
7日歐洲政治新聞媒體Politico公布今年選出的28位歐洲政局最具影響力人物排名,分為行動者、夢想家、顛覆者,我駐立陶宛代表處黃鈞耀名列夢想家第3名,是入選者中唯一的非歐洲人士,黃耀鈞的代表性稱呼為"大使",入選介紹黃鈞耀勇敢面對北京、致力於強化台灣與歐洲國家的連結;總排名第一名為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行動者第一名為德國經濟部長哈柏克(Robert Habeck)、夢想家第一名為芬蘭總理馬林(Sanna Marin)、顛覆者第一名為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
2022
11
08
立陶宛駐台代表處於7日正式揭牌運作,台灣與立陶宛立也即將達成1000萬歐元的投資案、以強化民主供應鏈韌性;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8日再重申一個中國原則,並稱台灣當局勾結外部勢力、企圖改變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現狀,是台海局勢升溫的根源。
2022
11
07
外交部7日晚間以新聞稿指出,立陶宛駐台代表處於今日正式揭牌營運,外交部指派歐洲司長姚金祥前往祝賀,並傳達深化台立友好關係的積極意願;此外,台灣駐立陶宛代表處也舉辦台立合作成果發表酒會,會中駐處宣布中東歐基金對立陶宛首件投資案、以及台立在半導體等關鍵產業合作的具體成果。
2022
11
07
國發會官員7日表示,年初成立的中東歐投資基金首件投資案為立陶宛超快雷射製造商Litilit,將投資350萬歐元,其所生產的產品可應用在我國半導體產業上,為強強結合、達成雙贏;另目前立陶宛、斯洛伐克各有1案還在程序中,預計年底前可有好消息。
2022
10
27
總統蔡英文27日接見烏克蘭國會友台小組議員盧狄克(Kira Rudik)、前議員霍普科(Hanna Hopko)與立陶宛國會歐洲事務委員會副主席帕維里歐尼斯(Žygimantas Pavilionis),表示台灣、烏克蘭、立陶宛皆處於威權主義擴張的第一線,對烏克蘭的處境我們感同身受、也積極予以支持援助,強調台灣會是烏克蘭的堅實夥伴,同時感謝立陶宛無懼中國壓力堅持與台灣發展友好關係,期盼未來民主國家持續深化結盟關係、一同對抗威權主義;盧狄克則在致詞中感謝台灣沒有袖手旁觀、毫不猶豫地選擇支持烏克蘭、與烏克蘭同在,這對烏克蘭來說非常重要,表示有朝一日她將再度來訪,以彰顯雙邊正在建立的關係有多堅實。
2022
10
26
26日外交部舉行台灣烏克蘭友誼酒會,烏克蘭議員盧狄克(Kira Rudik)、立陶宛國會議員暨歐洲事務委員會副主席帕維里歐尼斯(Žygimantas Pavilionis)、立法院'台灣與烏克蘭國會議員友好協會"會長、民進黨立委黃世杰等跨黨派議員以及在台烏克蘭僑民皆出席酒會;盧狄克在致詞時分享了戰爭爆發首日,儘管心中害怕、但多數議員們仍來到國會投票通過戒嚴,表示當時自己想起母親說過的,一個房間內只要有2個人會唱烏克蘭國歌、那麼烏克蘭就不會滅亡,隨即盧狄克帶頭清唱起烏克蘭國歌,現場氣氛感人。
頁數:1 / 10 總筆數: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