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
0
2022
01
01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中國商務部今日對此表示,中國將與RCEP成員方積極參與和支持RCEP機制建設、提高協定整體實施水平,要讓RCEP成為東亞經貿合作的主平台。
2022
01
01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在1日生效,中經院台灣WTO中心資深副執行長李淳分析RCEP對台灣的影響有限,雖然RCEP作為全球最大的經貿協議有其重要性,但台灣加入RCEP的機會可說是微乎其微,因此我們應把握國際局勢有利的時機,積極爭取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
2020
11
25
中國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25日回應台灣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提問,表示過去兩岸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曾就此有過接觸,稱這樣的機遇讓民進黨當局破壞了,強調一個中國原則是台灣參與RCEP的前提,只有回到正確的道路兩岸才能共享繁榮。
2020
11
24
紐約時報報導指出,在美國仍身陷疫情與總統大選未定之際,中國企圖建立世界新的秩序,將其他國家更緊密地納入中國地緣政治軌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的會議中表示,會更積極的推動更公平合理的國際經濟治理體系,近期"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的簽署就是一例,與此同時對於不願配合其政治理念的國家,中國也掌握更多可以給予懲罰的籌碼。
2020
11
20
國民黨智庫國政基金會20日召開記者會,談論"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議題,經濟財政組召集人林祖嘉指出RCEP15國的GDP與人口分別占全球30.7%、29.5%,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FTA),未能加入對台灣的衝擊遠大於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表示過去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原則下,兩岸關係良好,處理外部事務容易,質疑總統蔡英文4年前說會加入RCEP是否已經跳票、又或者要如何兌現。
2020
11
19
陸委會發言人邱垂正19日回應媒體對近日前總統馬英九與經濟部長王美花於"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議題爭論的提問,直言中國對台灣設置的障礙眾所皆知,參與區域經濟整合一直是政府努力的目標,指出即使在馬英九政府時期奉行九二共識、在主權上不斷自我限縮,也未見北京當局因此有所改變,所以政府早已對此採取各種因應作為,以降低RCEP可能的影響。
2020
11
18
由中國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成形,經濟部長王美花日前表示台灣若要加入勢必被要求遵守一國兩制,前總統馬英九批評王美花的言論充滿意識形態,王美花18日對此回應,是點出困難點與問題所在,這段期間政府以低調、非公開方式爭取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會努力協助受影響產業。
2020
11
17
印度於去年退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近日11月15日成員國正式簽署RCEP,中國官媒新華社稱此為印度的戰略失誤、錯過了長期成長機遇,但印度官員、專家皆認為現階段加入RCEP將對印度產業帶來嚴重衝擊,無法從RCEP中獲益,同時官員也指出中國是全球臭名昭彰的侵略者,參與RCEP對印度主權與領土完整有直接威脅,未來也會避免參與中國隱身其後的自由貿易協定(FTA)。
2020
11
17
總統蔡英文17日在臉書發文談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議題,表示台灣不能像過去一樣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應透過多方嘗試與超前部署為台灣開拓更多機會,指出台灣產品長期在RCEP成員國市場中面對競爭,不論是政府或業者都已做好了準備,政府也會積極爭取國際經貿合作、推動有系統的國家經濟轉型升級,讓台灣由依賴轉為世界上不可或缺的角色。
2020
11
16
經濟部長王美花16日於立法院備詢時回應立委針對"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提問,表示RCEP成員國原就有既定的自由貿易協定(FTA),須特別注意的是日本與中國、日本與南韓因此形成的FTA,但強調台灣產品出口至RCEP成員國有7成免關稅,預計受影響產業石化、紡織、機械、鋼鐵等,將於一個月內作出衝擊評估報告,政府除致力打造台灣為高階製程中心,也會積極尋求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王美花會前受訪時表示,未加入RCEP不是失敗,若要加入須所有會員國同意,中國勢必要求台灣遵守九二共識、一國兩制,如此國人可以接受嗎。
頁數:1 / 2 總筆數: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