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英時
0
2021
08
05
中研院8月5日發布新聞稿證實,一代史學大師、中研院院士余英時8月1日於美國逝世,享耆壽91歲;余英時專長以現代學術方法詮釋中國思想,反共立場鮮明,2014年獲頒第1屆唐獎漢學獎來台時造成轟動,並對當時的學生運動"反服貿"表達支持,但提醒要以有修養的方式抗爭:和平手段對政府施壓、用選票制裁不合理的政府;對近年的美中貿易戰,余英時點出這是極權與反極權的衝突,強調台灣在世界的角色,代表著中華文明幾千年以來第一個出現的民主自由體制,但也提醒台灣的民主仍不圓滿、要持續涵養人文素養。
2019
11
22
旅居美國的中央研究院院士余英時22日受政治大學"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邀請,透過錄影演說,指出五四精神於中國發展、在台灣實踐,隨著台灣總統直選、科學研究與世界接軌,已初步完成五四運動的兩個理想,但如今面對中國共產黨的統戰、滲透,台灣應該強化人文修養,有足夠的人文修養才能有正確的判斷,否則民主會變質、中斷、變成其他東西,蘇聯解體後的轉變就是一個例子。
2014
03
23
台灣政府意欲與中國簽訂"服務貿易協定",執政的國民黨希望法案在立法院快速通過,這樣的做法引起學生發起"反服貿運動",旅居美國的中研院院士余英時以"台灣的公民抗議與民主前途"為題發表文章,表達對"反服貿運動"的支持,並表示經自己多方驗證,這是一場人民自發性運動、非在野黨的政治操作,這場運動展現出民主意識已在台灣落地生根,同時也體現了中共想以經濟掌控台灣命運走向的意圖已被台灣年輕世代識破,文末余英時點出"民主是台灣安全的最大保證"。
頁數:1 / 1 總筆數: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