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歐關係
0
2022
06
15
近期赴瑞士日內瓦參加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與我駐WTO代表羅昌發,14日與歐洲議會貿易委員會主席朗吉(Bernd Lange)等7位議員舉行雙邊會談,在台歐盟關係與WTO議題上交換意見,歐洲議員皆認為台灣是自由、公平且遵守規則的貿易夥伴,期盼深化雙邊合作關係。
2022
06
02
2日經濟部長王美花與歐盟執委會貿易總署總署長魏恩德(Sabine Weyand)共同主持台歐盟經貿對話會議,是台歐首次的部長與總署長層級對話,對雙邊關係是一大突破;此次會議歐方關切半導體供應鏈、離岸風電產業、食安檢驗與動植物防疫檢疫等議題,我方則就投資關係與合作、2050淨零轉型等進行討論。
2022
02
17
歐洲議會17日討論並表決通過"共同外交暨安全政策"(CFSP)、"共同安全暨防禦政策"(CSDP)等年度報告決議案,2項決議案都納入支持台灣的條文,包括支持台灣以觀察員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籲歐盟與台灣啟動雙邊投資協定(BIA)的相關工作,強化歐盟與台灣的雙邊關係;決議案同時提到中國對台灣的軍事挑釁,強調反對任何片面改變台海現狀的單邊行動,敦促歐盟與成員國積極發揮作用,與國際理念相近的夥伴合作,尋求台灣海峽的穩定與和平。
2022
01
01
總統蔡英文在1日的新年談話中表示將提出"強化歐洲鏈結計畫",據了解,該計畫將由國發會、經濟部、科技部、外交部、教育部共同推動;國發會官員表示,去年10月份的歐洲行,讓我們了解到歐洲在人才、軟體、產業上具有優勢,且與台灣有互補、合作的空間,鑑於過去台灣與歐洲的鏈結相對少,因此國發會向蔡總統提出應有規模更大的歐洲計畫,這有助於強化台歐在產業、人才上的合作與交流。
2021
12
02
2日下午開放國會論壇進行"民主最前線"議題,立法院開放國會委員會總召集人、無黨籍立委林昶佐與波羅的海3國國會友台小組主席等人交流對談,對如何強化台灣與歐盟的關係,立陶宛國會友台小組主席馬爾德基斯(Matas Maldeikis)表示,在歐盟國家中,政黨是政策的血脈、是民主機制的血液,因此建議台灣可與歐盟國家的政黨直接對話,建立政黨與政黨間的合作關係,讓歐盟各國更認識、了解台灣,進而打開歐盟的大門。
2021
11
05
歐洲議會訪團5日舉行記者會,"外國干預歐盟民主程序特別委員會"(INGE)主席格魯克斯曼(Raphaël Glucksmann)回應記者提問時,表示歐洲正面臨外來勢力干擾的狀況,此行學習到台灣應對假訊息的經驗,這對歐洲來說非常重要,將提供給歐洲部門參考;格魯克斯曼強調歐盟與台灣的互動是正常行為,更多國家關切台灣有助緩和衝突,孤立台灣才會增加戰爭風險,並指出台歐面臨同樣的威脅,我們沒有理由不持續同行。
2021
11
05
歐洲議會代表團5日訪立法院,與立法院長游錫堃、朝野立委等人會面,游錫堃致詞時表示,台歐具有深遠的歷史淵源,時至今日仍可在台灣看到歐洲人遺留的足跡,並感謝訪團在疫情艱困期不畏強權遠道而來,讓台灣倍感溫暖;"外國干預歐盟民主程序特別委員會"(INGE)主席格魯克斯曼(Raphaël Glucksmann)則表示,此行充分感受到台灣的民主氣息,台歐雖相隔遙遠,但我們都信奉民主自由,希望此次訪台是台歐關係的第一步,期待未來能夠有更多緊密的合作、提升台歐關係。
2021
10
21
歐洲議會首份"歐盟-台灣政治關係與合作"報告20日晚間進行投票表決,結果為580票贊成、26票反對、66票棄權,報告獲得壓倒性勝利,是台歐關係的重要里程碑;報告除建議歐盟執委會將駐台機構更名為"歐盟駐台灣辦事處"之外,也敦促歐盟加強與台灣的合作、啟動雙邊投資協定程序,並明確呼籲協助台灣抵抗中國軍事威脅。
2021
09
03
歐洲議會議員德國籍包瑞翰(Reinhard Butikofer)、與立陶宛籍的議員奧什特列維丘斯(Petras Austrevicius)3日發布連署信,由歐洲議會逾60位跨黨派議員參與連署,致函立陶宛政府與歐洲聯盟,連署信向立陶宛保證,面對中國脅迫,歐洲議會不會停止努力團結歐盟,強調歐洲必須團結一致捍衛共同價值觀;連署信也要求歐盟必須重申成員國的權利,我們有權以適合的方式與台灣建立經濟、文化、外交關係,並強調台灣在國際社會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2021
09
02
歐洲議會外交委員會1日針對首份的"歐盟-台灣政治關係與合作"報告草案與修正案進行表決,70票中有60票贊成、4票反對、6票棄權,獲得壓倒性通過;該報告指出,歐盟與台灣是理念相近的夥伴,而中國對台灣與印太地區的和平穩定構成威脅,因此建議歐盟執委會採取行動,包括歐盟駐台機構更名、就雙邊投資協定進行影響評估,該報告後續將在歐洲議會全體會議表決。
頁數:1 / 2 總筆數: 15